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 (记者 阚枫)随着端午小长假的到来,一些网红城市的旅游热度再度升温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日前在接受中新社“中国焦点面对面”专访时表示,面对流量,城市管理者要有理性的心态,清醒认识流量涨潮与退潮,把功夫下在日常。
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(右)近期接受中新社“中国焦点面对面”专访。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
今年以来,从因烧烤走红的山东淄博,到因“村超”而出名的贵州黔东南州,多个新晋网红城市成为假期旅游市场上的“黑马”,引来众多游客打卡观光。
以淄博为例,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淄博站客运发送量连创新高,假期累计发送旅客240252人次,较2019年同期增长8.5万人次,增幅55%。今年端午假期火车票开售之际,6月21日(端午假期前一天)当天北京至淄博的高铁动车票开售不久便被抢购一空。
对于城市来说,网红带来游客的同时,也对城市环境承载能力和产业结构造成冲击,那么,突如其来的流量会不会是“双刃剑”?
“对网红城市来说,突然降临的流量可能会让整个城市处于一个不稳定状态,这对城市管理来说也是不小的考验。”
戴斌分析,旅游经济的运行是外来消费对本地消费的叠加,比较好的旅游目的地应该是“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”,“也就是说,游客来或不来,我们这里老百姓都是这么生活的,游客来了无非是多一个人、多一双筷子的事。”
戴斌说,一些旅游城市或者单纯以旅游业来立足的城市,当本地消费能力有限,城市发展要靠大量外来消费去推动时,就容易形成潮汐现象,这对旅游经济运行,对城市产业链、供应链发展是不利的。
“老百姓过日子哪有天天敲锣打鼓、披红挂彩的,大家过日子都是细水长流,城市不能指望靠流量来发展。”戴斌说,城市应按照旅游经济规律,按照旅游目的地发育成长的底层逻辑,走稳定的、健康的、可持续的发展模式。
戴斌说,对于城市来说,流量退潮的时候,城市要去培育新动能,特别是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动能。当流量涨潮时,也不要拒绝,不能把客人拒之门外,要理性应对,一方面客观评价自身承载量,关注游客的旅游体验,另一方面,要提供高质量的城市服务,这需要市场主体的努力,也需要政府机构的努力。(完)
标签:
上一篇 : 所有的失去,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|世界观速讯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
3月16日,盛和资源(600392)副总经理毛韶春、黄厚兵,财务总监夏兰田,董秘郭晓雷,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...
2022年3月15日,这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。中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...
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,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。3月17日,央行发布公告称,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...
时隔半月之久,西宁市城北区逐步推动复工复产,往日的生机活力被渐渐寻回,牛肉面红油飘香、包子铺炊烟...
音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,是我的梦想,也是我的事业。英国音乐人亚当(Adam)告诉记者,在中国的十几年里,...
Copyright © 2015-2022 舞蹈头条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0 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