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环球时快讯】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怎么办?抢救流程速速掌握


(资料图)

*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

患者输液过程中突然寒战、高热,发生输液反应,怎么办?

病例 病 例 某门诊部,下午三点多的时候,有几个门诊病人正在输液,患者王某忽然开始 发抖 ,说是 浑身发冷、难受 。 值班医生一听患者说难受,当即赶到患者跟前,调慢滴速,询问情况、听诊心肺,护士忙着测量体温、血压。 患者血压正常,体温37°C,经过临床判断,医护人员判断患者是出现了输液反应,遂对症处理,给予异丙嗪针25mg肌注,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,停止输液,保暖、心理疏导等,后来,患者又开始发热, 体温升到39°C !医护人员不敢怠慢,严密监护,对症施治。 经过4个多小时的折腾,一直到晚上七点多,该患者这才转危为安。 经验 总结 病 例 对于静脉输液,医护人员的主要职责除了制定输液治疗方案,建立静脉输液通道,给患者执行用药,更要做好输液过程的监测以及应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。 如何保障患者输液安全? 1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,预防感染及差错事故的发生。 2、根据病情需要,合理安排输液顺序,并根据治疗原则,按急、缓及药物半衰期等情况合理分配药物。 3、对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,要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。 4、输液前要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的空气,药液滴尽前要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拔针,严防造成空气栓塞。 5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,对于刺激性或特殊药物,应在确认针头已刺入静脉内时再输入。 6、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。对有心、肺、肾疾病的患者,老年患者、婴幼儿以及输注高渗、含钾或升压药液的患者,要适当减慢输液速度;对严重脱水,心肺功能良好者可适当加快输液速度。 7、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,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输液反应,如患者出现心悸、畏寒、持续性咳嗽等情况,这些都是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,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,并及时处理。 患者输液出现发热反应,怎么处理? 病 例

临床表现

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,患者表现为发冷、寒战、发热。轻者体温在39°C左右,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;严重者初起寒战,继之高热,体温可达40°C以上,并伴有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脉速等全身症状。

处理流程

发热反应轻者,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→及时通知医生;

发热反应重者,立即停止输液→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,必要时送检做细菌培养,查找发热反应的原因;

高热患者,给予物理降温→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→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。

以上内容来源于 医生站网页版 @基层医师公社 责任 编辑: 向宇 *\"医学界\"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、可靠,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; 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 时另行核查。 ,学习更多临床技巧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舞蹈头条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0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