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传统理论认为,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,而据双因素理论,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,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。
2、因此,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分为两类: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,这两种因素是彼此独立的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工作行为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3、 所谓保健因素,就是那些造成职工不满的因素,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职工的不满,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。
4、它们主要有企业的政策、行政管理、工资发放、劳动保护、工作监督以及各种人事关系处理等。
5、由于它们只带有预防性,只起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,也被称为“维持因素”。
6、 所谓激励因素,就是那些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,惟有它们的改善才能让职工感到满意,给职工以较高的激励,调动积极性,提高劳动生产效率。
7、它们主要有工作表现机会、工作本身的乐趣、工作上的成就感、对未来发展的期望、职务上的责任感等等。
8、 双因素理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相吻合的,马斯洛理论中低层次的需要,相当于保健因素,而高层次的需要相似于激励因素。
9、 双因素理论是针对满足的目标而言的。
10、保健因素是满足人的对外部条件的要求;激励因素是满足人们对工作本身的要求。
11、前者为间接满足,可以使人受到内在激励;后者为直接满足,可以使人受到内在激励。
12、因此,双因素理论认为,要调动人的积极性,就要在“满足”二字上下工夫。
13、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,强调内在激励,在"组织行为学"中具有划时代意义,为管理者更好地激发职工工作的动机提供了新思路。
14、①管理者在实施激励时,应注意区别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,前者的满足可以消除不满,后者的满足可以产生满意。
15、②管理者在管理中不应忽视保健因素,如果保健性的管理措施做得很差,就会导致职工产生不满情绪,影响劳动效率的提高。
16、另一方面,也没有必要过分地改善保健因素,因为这样做只能消除职工对工作的不满情绪,不能直接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。
17、③管理者若想持久而高效地激励职工,必须改进职工的工作内容,进行工作任务再设计,注意对人进行精神激励,给予表扬和认可,注意给人以成长、发展、晋升的机会。
18、用这些内在因素来调动人的积极性,才能起更大的激励作用并维持更长的时间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标签:
上一篇 : 全球热资讯!今年前4个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.7% 折射市场供需两端持续向好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
3月16日,盛和资源(600392)副总经理毛韶春、黄厚兵,财务总监夏兰田,董秘郭晓雷,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...
2022年3月15日,这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。中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...
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,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。3月17日,央行发布公告称,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...
时隔半月之久,西宁市城北区逐步推动复工复产,往日的生机活力被渐渐寻回,牛肉面红油飘香、包子铺炊烟...
音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,是我的梦想,也是我的事业。英国音乐人亚当(Adam)告诉记者,在中国的十几年里,...
Copyright © 2015-2022 舞蹈头条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0 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